北京進入北京

          掃二維碼關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費咨詢 專業律師

          您的位置: 首頁> 法律知識>法律常識>遺產可以由單位繼承嗎(單位集資房的遺產繼承)

          遺產可以由單位繼承嗎(單位集資房的遺產繼承)

          2024.01.04 179人閱讀
          導讀: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__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遺產繼承的步驟如下:1、應根據遺贈扶養協議、遺囑、法定繼承的順序,確認遺產范圍、繼承人范圍、繼承份額、繼承方式等主要內容,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2、如果房子的所有權已經發生了轉移,成為了父母兩人的共同財產或者其中一方的個人財產,則父母去世后,房子可以作為遺產,由繼承人依法繼承。

          民法典規定遺囑繼承人可以是國家和集體嗎

          民法典規定遺囑繼承人不可以是國家和集體。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__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民法典》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單位分的房可以繼承嗎

          單位分的房能否繼承根據情況決定:

          1、看房子的所有權是誰。如果房子的所有權依舊是原單位,則不屬于父母的個人財產,因此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如果房子的所有權已經發生了轉移,成為了父母兩人的共同財產或者其中一方的個人財產,則父母去世后,房子可以作為遺產,由繼承人依法繼承。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具體包括如下:

          1、公民收入;

          2、公民住房、儲蓄及生活用品;

          3、公民的森林、牲畜和家禽;

          4、公民文物、圖書資料;

          5、法律允許公民的所有生產資料;

          6、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

          7、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遺產繼承的步驟如下:

          1、應根據遺贈扶養協議、遺囑、法定繼承的順序,確認遺產范圍、繼承人范圍、繼承份額、繼承方式等主要內容;

          2、由遺產執行人按照前述確定的內容要求,分割遺產;

          3、繼承人按依法獲得的份額,主張獲得所有權。例如,不動產根據繼承材料可辦理過戶登記手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村一級的單位有權利否決遺產繼承權嗎?宜度市解放村告訴我:土地證就是一張紙。太腐敗,請朋友幫轉發。

          在家庭承包形式中,除林地家庭承包外,不存在承包經營權的繼承問題。因部分家庭成員死亡的,由該承包農戶中未死亡的其他成員繼續承包,不屬于繼承的問題,當承包方的家庭消亡的,將產生發包人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后果,其他繼承人繼承的只是承包收益,而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據此《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1條規定,“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所以在家庭承包中,林地承包是個例外。

          所以,對于一般耕地,你如果是農業戶口,可以繼續承包;如果不是農業戶口,應當由村集體收回。

          單身漢去逝后的財產哪些人可以繼承

          可以有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國家繼承。具體情況如下:

          1、父母在世的,其財產由父母繼承;

          2、若是父母雙亡,但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世的,則由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

          3、若是無妻兒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若其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否則歸國家所有。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第一千一百三十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

          1、遺囑繼承;

          2、遺贈;

          3、遺贈撫養協議;

          4、法定繼承。

          請問單位的經濟適用房能否當遺產繼承?

          一,單位的經濟適用房如果產權屬于死亡當事人的,可以繼承,否則,不能繼承。

          二,遺產的范圍:

          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遺產必須符合三個特征:

          第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

          第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

          第三,必須是合法財產。這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才能成為遺產。

          遺產包括以下幾項:

          (l)公民的合法收入;包括:工資、獎金、存款利息、從事合法經營的收入、繼承或接受贈予所得的財產等;

          (2)公民的房屋、儲蓄、生活用品;

          (3)公民的樹木、牲畜和家禽。樹木,主要指公民在宅基地上自種的樹木和自留山上種的樹木;

          (4)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如果上述文物之中有特別珍貴的文物,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5)法律允許公民個人所有的生產資料;

          (6)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即基于公民的著作被出版而獲得的稿費、獎金,或者因發明被利用而取得的專利轉讓費和專利使用費等;

          (7)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如公民的國庫券、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復員、轉業軍人 的復員費、轉業費,公民的離退休金、養老金等。

          遺產能夠由單位繼承嗎

          法律分析:遺產一般不可以有單位繼承,可以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等,但是不能是繼承,只能是贈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繼承權一般是只能由自然人所具有并且受保護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并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托。

          民法典規定遺囑繼承人可以是國家和集體嗎

          法律分析:可以的。民法典規定,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所以被繼承人可以指定非親屬繼承遺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2024年新的遺產繼承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

          第二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第三條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收入;

          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第四條 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

          第五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六條 無行為能力人的繼承權、受遺贈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

          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繼承權、受遺贈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第七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第八條 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第二章法定繼承

          第九條 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第十五條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章遺囑繼承和遺贈

          第十六條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并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第十七條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第十八條 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

          繼承人、受遺贈人;

          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

          第十九條 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第二十條 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

          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第二十一條 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二條 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

          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第四章遺產的處理

          第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應當及時通知其他繼承人和遺囑執行人。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負責通知。

          第二十四條 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二十六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第二十八條 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第二十九條 遺產分割應當有利于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

          不宜分割的遺產,可以采取折價、適當補償或者共有等方法處理。

          第三十條 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三十一條 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第三十二條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第三十三條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第三十四條 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根據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財產繼承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的或者補充的規定。自治區的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自治州、自治縣的規定,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三十六條 中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外國人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外國訂有條約、協定的,按照條約、協定辦理。

          第三十七條 本法自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司法解釋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是我國公民處理繼承問題的準則,是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繼承案件的依據。人民法院貫徹執行繼承法,要根據社會主義的法制原則,堅持繼承權男女平等,貫徹互相扶助和權利義務相一致的精神,依法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

          為了正確貫徹執行繼承法,我們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對審理繼承案件中具體適用繼承法的一些問題,提出以下意見,供各級人民法院在審理繼承案件時試行。

          一、關于總則部分

          1.繼承從被繼承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時開始。

          失蹤人被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判決中確定的失蹤人的死亡日期,為繼承開始的時間。

          2.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先后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幾個死亡人輩分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份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

          3.公民可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包括有價證券和履行標的為財物的債權等。

          4.承包人死亡時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把死者生前對承包所投入的資金和所付出的勞動及其增值和孳息,由發包單位或者接續承包合同的人合理折價、補償。其價額作為遺產。

          5.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撫養協議,同時又立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后,如果遺贈撫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抵觸,按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

          6.遺囑繼承人依遺囑取得遺產后,仍有權依繼承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取得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7.不滿十周歲的兒童、精神病患者,應當認定其為無行為能力人。

          已滿十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認定其為限制行為能力人。

          8.法定代理人代理被代理人行使繼承權、受遺贈權,不得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法定代理人一般不能代理被代理人放棄繼承權,受遺贈權。明顯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應認定其代理行為無效。

          9.在遺產繼承中,繼承人之間因是否喪失繼承權發生糾紛,訴訟到人民法院的,由人民法院根據繼承法第七條的規定,判決確認其是否喪失繼承權。

          10.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是否嚴重,可以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認定。

          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不論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均可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11.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均應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12.繼承人有繼承法第七條第(一)項或第(二)項所列之行為,而被繼承人以遺囑將遺產指定由該繼承人繼承的,可確認遺囑無效,并按繼承法第七條的規定處理。

          13.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或者遺棄被繼承人的,如以后確有悔改表現,而且被虐待人、被遺棄人生前又表示寬恕,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14.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難的,應認定其行為情節嚴重。

          15.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繼承人無法主張繼承權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16.繼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內,其遺產繼承權糾紛確在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期間,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17.繼承人因遺產繼承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時效即為中斷。

          18.自繼承開始之日起的第十八年至第二十年期間內,繼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訴訟的權利,應當在繼承開始之日起的二十年之內行使,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行提起訴訟。

          二、關于法定繼承部分

          19.被收養人對養父母盡了贍養義務,同時又對生父母扶養較多的,除可依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繼承養父母的遺產外,還可依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分得生父母的適當的遺產。

          20.在舊社會形成的一夫多妻家庭中,子女與生母以外的父親的其他配偶之間形成撫養關系的,互有繼承權。

          21.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繼父母繼承了繼子女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

          22.養祖父母與養孫子女的關系,視為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的,可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23.養子女與生子女之間、養子女與養子女之間,系養兄弟姐妹,可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被收養人與其親兄弟姐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24.繼兄弟姐妹之間的繼承權,因繼兄弟姐妹之間的扶養關系而發生。沒有扶養關系的,不能互為第二順序繼承人。

          繼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繼承了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親兄弟姐妹的遺產。

          25.被繼承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曾孫子女、外曾孫子女都可以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不受輩數的限制。

          26.被繼承人的養子女、已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的生子女可代位繼承;被繼承人親生子女的養子女可代位繼承;被繼承人養子女的養子女可代位繼承;與被繼承人已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的養子女也可以代位繼承。

          27.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者對被繼承人盡過主要贍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28.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如該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對被繼承人盡贍養義務較多的,可適當分給遺產。

          29.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無論其是否再婚,依繼承法第十二條規定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時,不影響其子女代位繼承。

          30.對被繼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經濟來源,或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的,應當認定其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或主要扶養義務。

          31.依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的人,分給他們遺產時,按具體情況可多于或少于繼承人。

          32.依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的人,在其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受到侵犯時,本人有權以獨立的訴訟主體的資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遺產分割時,明知而未提出請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請求,在二年以內起訴的,應予受理。

          33.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愿意盡扶養義務,但被繼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勞動能力,明確表示不要求其扶養的,分配遺產時,一般不應因此而影響其繼承份額。

          34.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雖然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但對需要扶養的被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分配遺產時,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三、關于遺囑繼承部分

          35.繼承法實施前訂立的,形式上稍有欠缺的遺囑,如內容合法,又有充分證據證明確為遺囑人真實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遺囑有效。

          36.繼承人、受遺贈人的債權人、債務人,共同經營的合伙人,也應當視為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不能作為遺囑的見證人。

          37.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

          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38.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遺囑的這部分,應認定無效。

          39.遺囑人生前的行為與遺囑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遺囑處分的財產在繼承開始前滅失、部分滅失或所有權轉移、部分轉移的,遺囑視為被撤銷或部分被撤銷。

          40.公民在遺書中涉及死后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簽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

          41.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42.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所立公證遺囑為準;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所立的遺囑為準。

          43.附義務的遺囑繼承或遺贈,如義務能夠履行,而繼承人、受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經受益人或其他繼承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義務那部分遺產的權利,由提出請求的繼承人或受益人負責按遺囑人的意愿履行義務,接受遺產。

          四、關于遺產的處理部分

          44.人民法院在審理繼承案件時,如果知道有繼承人而無法通知的,分割遺產時,要保留其應繼承的遺產,并確定該遺產的保管人或保管單位。

          45.應當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沒有保留的應從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中扣回。

          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如胎兒出生后死亡的,由其繼承人繼承;如胎兒出生時就是死體的,由被繼承人的繼承人繼承。

          46.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47.繼承人放棄繼承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本人承認,或有其它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定其有效。

          48.在訴訟中,繼承人向人民法院以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的,要制作筆錄,由放棄繼承的人簽名。

          49.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遺產分割后表示放棄的不再是繼承權,而是所有權。

          50.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不予承認。

          51.放棄繼承的效力,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

          52.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表示放棄繼承,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繼承遺產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合法繼承人。

          53.繼承開始后,受遺贈人表示接受遺贈,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遺贈的權利轉移給他的繼承人。

          54.由國家或集體組織供給生活費用的烈屬和享受社會救濟的城市居民,其遺產仍應準許合法繼承人繼承。

          55.集體組織對“五保戶”實行“五保”時,雙方有扶養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撫養協議,死者有遺囑繼承人或法定繼承人要求繼承的,按遺囑繼承或法定繼承處理,但集體組織有權要求扣回“五保”費用。

          56.扶養人或集體組織與公民訂有遺贈扶養協議,扶養人或集體組織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其支付的供養費用一般不予補償;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則應償還扶養人或集體組織已支付的供養費用。

          57.遺產因無人繼承收歸國家或集體組織所有時,按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遺產的人提出取得遺產的要求,人民法院應視情況適當分給遺產。

          58.人民法院在分割遺產中的房屋、生產資料和特定職業所需要的財產時,應依據有利于發揮其使用效益和繼承人的實際需要,兼顧各繼承人的利益進行處理。

          59.人民法院對故意隱匿、侵吞或爭搶遺產的繼承人,可以酌情減少其應繼承的遺產。

          60.繼承訴訟開始后,如繼承人、受遺贈人中有既不愿參加訴訟,又不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應追加為共同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不再列為當事人。

          61.繼承人中有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即使遺產不足清償債務,也應為其保留適當遺產,然后再按繼承法第三十三條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條的規定清償債務。

          62.遺產已被分割而未清償債務時,如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首先由法定繼承人用其所得遺產清償債務;不足清償時,剩余的債務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如果只有遺囑繼承和遺贈的,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用所得遺產償還。

          五、關于附則部分

          63.涉外繼承,遺產為動產的,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即適用被繼承人生前最后住所地國家的法律。

          64.繼承法實行前,人民法院已經審結的繼承案件,繼承法施行后,按審判監督程序提起再審的,適用審結時的有關政策、法律。

          人民法院對繼承法生效前已經受理,生效時尚未審結的繼承案件,適用繼承法。但不得再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駁回起訴。

          展開原文 ↓

          律師是否解決您的需求?想要更專業的答案。

          更專業
          更便捷
          更資深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律師普法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内射中出日韩无国产剧情|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国产精品第二页在线播放| WWW国产精品内射熟女|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10|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 国产1024精品视频专区免费 | 日韩蜜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