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出院多久截止報銷(新農合出院多久能報銷)
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截止日期
問: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截止日期是多長時間 答:農村合作醫療費用報銷截止日期是一般是出院后的三個月內。 不要拖盡量早日報,免得麻煩。0有的地方一年不等,最好和新農合辦公室確認一下,真的來不及也要申明原因,以免誤事。
問: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的話時間限制幾個月不能報銷了? 答:現在的農村醫療,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單子,電腦查的到,都可以帶回老家報銷的,前提有關系。
問:合作醫療報銷后錢什么時候能打到卡里 答:我們這里是現場結算,不打卡。如果打卡一半3個工作日以內。
合作醫療出院多長時間之內可以報銷
法律分析:新農合出院報銷是有時間限制的,要求在出院10日內辦理報銷手續,醫院結算直接結算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準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新農合報銷期限多少天
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的期限為一年,參合人員申請住院醫療補償的期限最遲為參合期限屆滿后30天內,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申請受理:1、申請人:參合病人本人或者其配偶、父母、子女。參合病人本人不能親自辦理申請手續且沒有配偶、父母、子女的,由其兄弟、姐妹代其申請;沒有兄弟、姐妹的,由村民委員會負責人代其申請。由其代理人代理申請的,應當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及與參合病人關系的證明材料。
2、受理機構:縣級以下(含縣級,下同)定點醫療機構。
報銷流程:1、出院時要帶的材料一般在快出院時要告知醫生去復印,等材料送到病案室就要等歸檔后才能讓你復印,這要等一到二個星期。
2、工作人員要把病人住院所發生所有費用時細錄入電腦,才能得出這個患者的補償金額,為了基金的安全,還要進行審核,所以到縣外去要多些時間才能得到補償款。
3、一般情況銀行沒權力不讓拿錢,當然有的縣市的農保中心有專門付錢的出納。
新農合異地報銷最晚是多久
發生醫療費用90天內。
新農合異地報銷的最晚時間是在發生醫療費用后的90天內進行報銷,即出院后的3個月內。為確保權益得到保障,最好在進行異地報銷之前,先了解當地的相關政策和規定,咨詢當地的新農合服務窗口或別的相關部門,以獲得準確的報銷時間和相關流程信息。
農村醫保報銷時間限制是多久
農村醫保報銷時間限制一般是一年。一般過了一年時間期限,再去指定地點報銷,是不會支持報銷的,具體以參保地政策為準;對于異地結算的,一般要在3個月之內結算。
農村醫療保險報銷需要什么資料
一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所需材料:
1、身份證或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
2、新農合醫保卡;
3、門診病歷、出院小結原件及復印件;
4、醫療費用原始收據;
5、費用明細清單;
6、若委托他人辦理報銷的,需提供受托人的身份證及復印件。
二申請受理:
1、申請人:參合病人本人或者其配偶、父母、子女。參合病人本人不能親自辦理申請手續且沒有配偶、父母、子女的,由其兄弟、姐妹代其申請;沒有兄弟、姐妹的,由村民委員會負責人代其申請。由其代理人代理申請的,應當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及與參合病人關系的證明材料。
2、受理機構:縣級以下定點醫療機構。
3、申請結果:
(1)申請報銷的參合病人身份證明材料真實、提交材料齊全的,應當場受理;
(2)對參合病人身份證明材料有疑義的,應移交合作醫療管理經辦機構核實其身份;
(3)對提交材料不齊的,應一次性書面告知需要補齊的全部材料。
綜上所述,一般而言,報銷時間的期限為一年,一旦過了一年的這個期限,再去指定地點去報銷,則是沒法實現的,所以只要是出院以后的一年時間內去報銷,都是可以的,一旦過了這個期限就要續保。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準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新農合報銷時間最長多久過期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的期限為一年,隔年作廢,所以一定要在次年1月底之前全部結清。如果超過規定限制時間,是不予報銷的。對于異地結算的,一般要在3個月之內結算。
新農合出院報銷是有時間限制的,要求在出院10日內辦理報銷手續,醫院結算直接結算的。參合人員在報銷未及時結報住院醫療費用,應在出院后3個月內持相關資料到戶籍所在地 鎮(街道)農醫辦辦理報銷手續。當年發生的醫療費原則上在次年的1月底前必須結清。如遇特殊情況經村、鎮兩級證明可延遲到次年的2月底,逾期不再辦理報銷手續。所以還是盡快辦理比較好。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支持、農民群眾與農村經濟組織共同籌資、在醫療上實行互助互濟的一種具有醫療保險 性質的農村健康保障制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準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關于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試點工作的通知》第一條 高度重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從我國基本國情 出發,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于提高農民健康水平、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目標具有重要作用。各有關部門要從執政為民、以人為本和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重大意義,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統一思想,明確目標,精心組織,扎實工作,把這項造福廣大農民的大事抓緊、抓實、抓好。各省(區、市)相關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完善試點方案,規范運作機制,形成2~3種比較成熟的試點模式,供今后推廣時借鑒。
農村合作醫療出院后多久可以報銷
2018年開始,大部分地區已實現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全覆蓋,基本家家戶戶都有新農保,在我們生病住院后,按照一定比例給予報銷,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農保出院報銷設置了時間限制,那么時限是多久呢?出院后多久可以報銷呢?我來詳細的說一說這事:
一、農村合作醫療出院后多久可以報銷
新農合出院報銷是有時間限制的,要求在出院10日內辦理報銷手續。一般情況下,應該是醫院結算串鉤直接結算的,詳細內容如下:
1、參合農民在縣內定點醫療機構就診,不需辦理轉診手續;
2、轉診到縣外定點醫療機構就診者,須持縣級定點醫療機構的診斷和轉診證明報縣合管辦審批;
3、經批準登記并在出院10日內持有關證件到縣合管辦按照市級或市級以外就診執行補助,否則不予補助;
4、為照顧到部分參合農民在縣外就診后因跨年度的原因不能及時按照要求返回縣內進行補償,該縣每年都會將跨年度補償的時間延后至本年度的2月底。
二、不納入新農合基金支付范圍的情況
1、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
2、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
3、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
4、因故意犯罪、酗酒、吸毒、自殺、自殘、斗毆等造成的;
5、在境外就醫的;
6、超出新農合報銷基本藥物目錄、基本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范圍的。
總而言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在被保人出院后10天內去辦理報銷,都是有效,可報銷的。
新農合生完孩子最遲多久報銷
新農合報銷有時間限制,一般是出院后一個月辦理。
新農合,全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一、參保新農合生小孩報銷流程
1.出院時要帶的材料一般要告知出院時醫生復印。材料送到病案室要先存檔才能復印需要一到兩周時間。
2、工作人員應認真將患者在醫院發生的所有費用記錄到電腦中以獲得患者的賠償金額。為了基金的安全需要進行審計所以出縣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獲得補償。
3.一般來說銀行沒有權利拒絕拿錢。當然有些縣市的農保中心有專門繳費的收銀員。
參保人員未及時申報住院費用報銷的應在出院后3個月內持相關資料到農醫辦地鎮街道辦理報銷手續。當年發生的醫療費用原則上必須在次年1月底前結清。如遇特殊情況經鄉鎮一級證明后可延至次年2月底逾期不辦理報銷手續。所以還是盡早處理比較好。
參保人員申請住院醫療補償的截止時間最遲為參保期滿后30日內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所以如果不確定最好在出院后一周內辦理這樣就不會出現錯過有效期拿不到報銷的情況。
二、定點醫院報銷比例
1、定點醫院因疾病住院所發生的醫療費用500—5000元補償比例為,按65%補償;
2、定點醫院因疾病住院所發生的醫療費用5000元以上按75%補償;
3、符合補償條件的孕產婦:順產按200元定額補償;剖宮產按600元定額補償;
4、農村戶口可在婦幼保健院領取政府補貼300元。
三、如何申請新農保
1.申請人:患者本人或其配偶、父母及子女。如果患者不能親自辦理申請手續且沒有配偶、父母或子女其兄弟姐妹將代替其申請;如果沒有兄弟姐妹則由村委會負責人代替其申請。如果由代理人提出申請應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和與參與患者的關系證明。
2.受理機構:縣級以下含縣級下同定點醫療機構。
3.申請結果:
(1)如果申請報銷的參合患者身份證明屬實且提交材料齊全則應為受理
(2)對參合患者身份證明有疑問的應移交合作醫療管理機構核實身份
(3)如果提交的材料不統一需要填寫的所有材料應一次性書面通知。
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期限為一年參保人員最遲在參保期限屆滿后30日內申請住院醫療補償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五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第五十五條 ,生育醫療費用包括下列各項:
(一)生育的醫療費用;
(二)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項目費用。
第五十六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津貼:
(一)女職工生育享受產假;
(二)享受計劃生育手術休假;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
《關于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通知》
加大支持
為體現黨和政府對農民健康的關心,提高農民的受益水平,引導農民踴躍參加,從2006年起,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除市區以外的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由每人每年補助10元提高到20元,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增加10元。財政確實有困難的省(區、市),可2006年、2007年分別增加5元,在兩年內落實到位。地方財政增加的合作醫療補助經費,應主要由省級財政承擔,原則上不由省、市、縣按比例平均分攤,不能增加困難縣的財政負擔。農民個人繳費標準暫不提高。同時,將中西部地區中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高于70%的市轄區和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和廣東六省的試點縣(市、區)納入中央財政補助范圍。中央財政對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和廣東省按中西部地區補助標準的一定比例安排補助資金。各級財政部門要認真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在年初預算中足額安排,并及時下撥到位,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
監管機制
各地要認真總結試點單位的好做法,積極進行農民個人繳費方式的探索,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建立穩定的籌資機制。如果農民個人自愿,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同意,可以由村民自治組織代為收繳農民的個人繳費。要加強基金管理,做到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嚴格實行基金封閉運行,確保合作醫療基金和利息全部用于參合農民的醫療補助。
農民就醫
要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做好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銜接。加大各級政府對醫療救助資金的支持,充分發揮民政部門的主導作用,動員紅十字會、基金會等社團組織、慈善機構和各類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明確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水平,重點解決好農村五保戶和貧困家庭的問題。在幫助救助對象參加合作醫療的同時,對個人負擔醫療費用過重、難以承擔的部分,應給予適當補助。針對農村貧困人口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難大的實際,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中對農村救助對象應給予更多的政策優惠。通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醫療救助的協調互補,共同解決貧困農民看病就醫難的突出問題。
醫療監管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醫療機構服務行為和費用的監管,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農村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農民醫藥費用負擔。要建立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的準入和退出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制定合作醫療基本藥品和診療目錄,嚴格規定目錄外藥品和診療費用占總醫藥費用的比例,并實行病人審核簽字制;嚴格控制定點醫療機構平均住院費用、平均門診費用的上漲幅度,控制定點醫療機構收入中藥品收入所占的比例。要加強對鄉鎮衛生院的監管,維護公立衛生院的公益性質。要重視和加強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的應用,應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列入定點醫療機構范圍,將適宜的中藥和中醫藥診療項目列入合作醫療基本藥品和診療目錄,滿足農民對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的需求。價格主管部門要會同衛生行政部門探索建立符合實際的農村醫療服務項目規范和醫藥價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