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哪些(公安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行政執法應遵循哪些原則
行政執法應當遵循的原則是:依法執法、遵循效率原則、執法合理性、執法正當性。
依法行政是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依法行政貫徹了我國法律要求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思想。其依法行政需要做到依據法律規定,法律所賦予的權利,法律精神,在沒有超越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進行執法。
原則包含如下:
1、一方面是內容合法,即行政機關如果對當事人做出行政處罰,那么其依照的條款應當有法律的相關規定,其執法的具體內容和條款能夠有有據可循。
2、第二方面,主體合法,實施行政執法的相關部門應當是享有執法權利的,且其沒有超越法律的規定,其他部門不能濫用職權。
3、第三方面,執法過程必須合法,也稱之為程序合法。如果一個有關部門在執法活動中其執法內容是合法的,但是其執法手段,流程不合法,比如城管執法過程中使用器械對他人進行毆打,法律并沒有賦予城管暴力執法手段,所以這個執法行為是不合法的。相關當事人執法時一定要遵循執法的流程、順序,不能刪減、省略或者是增加。
4、第四方面,其次是執法過程中應當做到遵循執法效率。政府機關是人民的公仆,主要目的是為人民服務,行政執法不僅是為了保障執法的有效性,也需要保障執法的即時性,如果執法不及時,有意拖延當事人,或者是過程繁瑣,導致執法效果大大降低,那么行政執法不僅不能啟到其應當具有的法律職責,可能還會給公民帶來不變,甚至是對其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
5、第五方面,執法一定要主要合理性。相關部門人員在履行行政工作中,不僅在做到合法,也要做到合理,目的是為了保證執法的公平、公正,判斷是非要從客觀事實、依據證據出發。不能以權謀私偏袒與自己關系好的當事人,行政機關人員進行行政執法之時如果處理不當,影響的可能部門形象,甚至是國家形。
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包括
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依法行政原則、講求效率原則、合理性原則、正當程序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依法行政原則,是指行政機關必須依照法定的權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進行管理,越權無效。該原則的具體要求是:執法的主體合法,執法的內容合法,執法的程序必須合法。
2、講求效率原則
講求效率原則是指行政機關應當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講求效率,主動有效地行使其權能,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行政執法效益。要求執法主體從保護公民權利和國家權益出發,對行政相對人的各項請求及時作出相應反應,對各種行政事務及時通過執法作出反應。
執法主體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權限執法,不能借口效率而違反法律規定,效率原則是建立在行政合法性原則基礎之上的。
3、合理性原則
執法的合理性原則是指執法主體在執法活動中,特別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權進行行政管理時,必須做到適當、合理、公正,即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具有客觀、充分的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與社會生活常理相一致。
4、正當程序原則
執法的正當程序是指執法機關在實施行政執法行為的過程中,必須遵循法定的步驟、方式、形式、頹序和時限,目的是使執法行為公平、公開、民主,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行政權行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執法的類別:
1、行政許可
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2、行政處罰
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組織和行政機關依法委托的組織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3、行政強制
包括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管理的過程中,依法對公民人身自由進行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產實施暫時性控制的措施。
行政強制措施的方式主要包括:對公民人身自由的暫時性限制;對場所、設施或者財物的查封;對財物的扣押;對存款、匯款、有價證券等的凍結;強行進入住宅;法律規定的其他強制措施。
行政執法原則
行政執法的原則具體包括六項基本原則:
1、合法性原則;
2、合理性原則;
3、正當程序原則;
4、效率原則;
5、誠實守信原則;
6、責任原則。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1、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2、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3、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4、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于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5、對征收、征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6、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7、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8、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9、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10、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11、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12、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
行政執法的各項原則是什么?
行政執法的原則具體包括六項基本原則:
一、合法性原則;
二、合理性原則;
三、正當程序原則;
四、效率原則;
五、誠實守信原則;
六、責任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八條
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行政執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行政執法要堅持的是六項基本原則:1、合法性原則。2、合理性原則。3、正當程序原則。4、效率原則。5、誠實守信原則。6、責任原則。行政執法的基本要求有:1、合法行政。2、合理行政。3、程序正當。4、高效便民。5、誠實守信。6、權責統一。
行政案件辦理程序是:
1、立案,情節明顯輕微,經教育當場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不予立案;
2、調查取證,立案后,執法人員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收集證據;
3、審理決定,案件調查終結后,辦案人員應及時制作《案件調查報告》,提出處理意見。
行政處罰的種類:
1、警告、通報批評;
2、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3、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4、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5、行政拘留;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一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利用電子技術監控設備收集、固定違法事實的,應當經過法制和技術審核,確保電子技術監控設備符合標準、設置合理、標志明顯,設置地點應當向社會公布。
電子技術監控設備記錄違法事實應當真實、清晰、完整、準確。行政機關應當審核記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未經審核或者經審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證據。
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違法事實,并采取信息化手段或者其他措施,為當事人查詢、陳述和申辯提供便利。不得限制或者變相限制當事人享有的陳述權、申辯權。
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執法是指行政主體依照行政執法程序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具體事件進行處理并直接影響相對人權利與義務的具體行政法律行為,是國家行政機關在執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或履行國際條約時所采取的具體辦法和步驟,是為了保證行政法規的有效執行,而對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所做的具體的行政行為。2024年1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意見》發布,就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工作有關事項提出明確要求。
行政執法要堅持的基本原則有:合法性原則、合理性原則、正當程序原則、效率原則、誠實守信原則、責任原則。
行政執法基本原則是指
法律分析:行政執法要堅持的是六項基本原則:1、合法性原則。2、合理性原則。3、正當程序原則。4、效率原則。5、誠實守信原則。6、責任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托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第四條 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八條 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哪些
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合理性原則;正當程序原則;效率原則;誠實守信原則;責任原則;合法、公正、公開、及時的原則。
【法律依據】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三條
辦理行政案件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
第四條
辦理行政案件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的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第五條
辦理行政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教育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第六條
辦理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應當根據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保障其合法權益。
第七條
辦理行政案件,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應當使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詢問。對不通曉當地通用語言文字的當事人,應當為他們提供翻譯。
行政執法的原則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執法的原則包括:1、合法性原則;2、合理性原則;3、正當程序原則;4、效率原則;5、誠實守信原則;6、責任原則。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條 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法律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哪些
行政執法的原則包括:公正、公開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性相當的原則;以及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第五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第六條
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社會保障資金是指的什么(社會 ...
社會保障資金是指為滿足社會保障機構的經營和管理需要,用于支付社會保 ...
2023.10.25 16:28:57
-
行政拘留如果逃跑會怎么樣
2023.11.20 14:47:46
-
交通事故申請復議怎么寫(行政 ...
在申請交通事故復議過程中,以下是一些問題和回答,供參考。這些問題將 ...
2023.10.13 13:45:37
-
事故四不放過原則是指(事故四 ...
一、什么是事故四 ...
2023.10.08 17:24:26
-
-
我國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怎樣的(合理行政 ...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全 ...
2023.12.29 06:39:35
850人閱讀
-
-
合同履行基本原則有哪些(合同履行的基本原 ...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 ...
2023.12.26 19:24:56
508人閱讀
-
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功能(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功 ...
綜上所述,行政訴訟法的立法目的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 ...
2023.12.26 05:21:05
264人閱讀
-
-
答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各分為幾個等級?
-
答
交通事故處理要走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處理需要走以下程序:
-
答
濟南市歷下區勞動仲裁委地址在哪里
法律分析:濟南市勞動仲裁委 ...
-
答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在中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 ...
-
答
二婚配偶死了,他的子女有贍養的義務嗎
法律主觀:
再婚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