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死亡賠償金家屬分配比例)
如何分配死亡賠償金
法律分析:死亡賠償金的分配應當扣除實際支付的喪葬費,并優先考慮被扶養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應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距離、與死者共同生活的密切程度和生源的不同進行適當劃分。當然,如果繼承人明確表示要放棄或者轉讓,那么當事人的意圖應該得到尊重。死亡賠償金的分割不同于遺產的分割,死亡賠償金原則上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領取。當事人不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會主動提出。當事人請求分割,賠償協議未約定賠償事項的,應當視為對權利人的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害的混合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二十七條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死者生前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二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四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
百萬購車補貼
死亡賠償款父母能分到多少
死亡賠償款父母的分配情況如下:
1、原則上是平均分配。妻子、兒女、父母均是平等獲得。
2、但是對于:小孩才1歲,可以適當分得多一點,為其以后更多的撫養、教育留下必要充足的保障。
3、父母的話:也可以適當調整多一點。
工傷死亡賠償金分配情況如下:
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相關規定的待遇。
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原則如下:
1、分配主體,一般是受害人生前共同生活的近親屬作為分配權力主體。
2、分配比例,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當均等分配,但應適當照顧老弱病殘及婦女的權益,綜合考慮勞動能力、生活收入水平。
綜上所述,現階段,符合分配的人對于死亡賠償金瓜分上面存在著比較大爭議,需要通過協商或是其他合法手段進行。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第二十九條
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第三十條
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準,依照前款原則確定。
賠償金父母妻子和兒女如何分配
1、首先分出被撫養人的份額,然后將剩余款項由配偶、子女、父母予以均分。死亡賠償金分配時,應根據權利人與死者關系遠近及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并且考慮各自經濟狀況等因素合理進行分配。法院會綜合考慮各近親屬與死者身份關系、共同生活的關系以及實際生活狀況來進行合理分配。
2、賠償金,如果是屬于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其余情況下獲得的賠償金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根據2024年實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3、國家規定了對勞動者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最低標準,只有超過該標準的數額在按照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的實際年限進行平均后,才向勞動者征收個人所得稅。具體標準如下:以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為標準,低于該數額的,勞動者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高于該數額的,勞動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勞動者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等收入高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用高出的數額除以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照12年計算),所得數額視為勞動者個人的月工資或薪金收入,對該數額超過2000元的部分征收個人所得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57號)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4、法院在分割財產的時候會遵循以下原則:(1)尊重當事人意愿的原則,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尊重夫妻雙方真實的、合法的意愿;
(2)男女平等原則;
(3)照顧無過錯方原則,對因一方重婚、通奸、虐待或實施暴力等傷害另一方及其親屬等行為引起的離婚案件,在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時,要適當照顧無過錯的一方;
(4)照顧女方和子女利益的原則;
(5)有利生產與方便生活原則;
(6)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的原則。
5、死亡賠償金是受害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及符合法定條件的人員依照法律規定得到的賠償,賠償權利人是死者近親屬等人,而非死者本人遺留,故不能列入遺產范圍。在分配死亡賠償金時,權利主體一般為:受害人近親屬(限于第一順序繼承人)及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等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一千一百九十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法律主觀:
死亡賠償金 分配如下:在分割該筆 賠償金 前,應扣除已實際支付的 喪葬費 用,并優先照顧被 撫養 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應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遠近、與死者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及生活來源等因素適當分割,而非等額分配。當然,如果 繼承人 明確表示放棄或轉讓的,應尊重其意思表示。 《民典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68侵害他人造成 人身損害 的,應當賠償 醫療費 、 護理費 、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 殘疾賠償金 ;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條68因同一 侵權行為 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法律客觀:
死亡賠償金不是遺產,自然也就不能繼承。死亡賠償金可以參照《繼承法》分割遺產的原則加以合理分配。1、死亡賠償金分割糾紛權利主體的確定對于死亡賠償金的分割,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一般情況下應以受害人的近親屬作為權利主體。因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采納了繼承喪失說理論,由于死亡賠償金不是對死者生命本身的賠償,生命本身不可能也不必要用金錢進行計算,而是對受害人的法定繼承人因受害人死亡所遭受的未來可繼承的受害人財產收入的減少而應受到的補償,因此,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是間接受害人,即死者近親屬。注:①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之五有明確規定:“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條明確規定:“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2、分配原則①死亡賠償金因司法解釋采取繼承喪失說,應當按照《繼承法》第10條規定的法定繼承順序,由配偶、父母和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共同“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②同一繼承順序中,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按照繼承人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決定分割的分額,而不適用《繼承法》第13條規定的同一順序一般應當均等的原則。③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分割。
車禍賠償應如何分配
車禍賠償中,如被侵權人沒有死亡,其賠償款及為被侵權人所有,如被侵權人死亡,則死亡賠償金是因事故受害人的死亡導致死者近親屬的財產損失,法律對于死亡賠償金的具體分配沒有明文規定,司法實踐中參照繼承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分配,對于被撫養人生活費,按照實際賠償金額分配給各被撫養人,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按照繼承法中第一順位繼承人中父母、配偶、子女人均分配,沒有第一順位繼承人,第二順位位繼承人兄弟姐妹繼承。
有些法院也按照繼承人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來對待,同時對未成年人的實際利益應當優先照顧。當事人不要求分配的,法院一般不會主動進行分配。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三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百萬購車補貼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怎么分配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分配如下:
1、撫養費應歸被撫養人所有;
2、扶養費應歸被扶養人所有;
3、贍養費應歸被贍養人所有;
4、喪葬費應歸喪葬事宜的出資者或操辦的近親屬所有。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的分配流程一般如下:
1、確定事故責任方:交通事故發生后,需要通過調查分析確定事故責任方。一般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進行調查,確定事故責任方和事故責任比例;
2、確定賠償金額:根據事故責任方和事故責任比例,確定賠償金額。賠償金額包括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家庭損失和精神損失等;
3、確定賠償款支付方式:根據被害人的家庭情況、收入狀況、贍養義務等因素,確定賠償款的支付方式和比例。賠償款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分期支付;
4、確定賠償款分配比例:一般來說,被害人的家庭成員可以按照法定繼承權順序分配賠償金,如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但是,具體的分配比例還需要根據被害人的家庭情況、收入狀況、贍養義務等進行綜合考慮,以達到公正合理的目的;
5、簽訂賠償協議:當事人在確定賠償金額、支付方式和分配比例后,需要簽訂賠償協議。賠償協議一般要經過當事人的協商和律師的審核,以確保協議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綜上所述,責任方需要按照賠償協議的約定,履行賠償義務。如果責任方不能履行賠償義務,被害人的家屬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死亡賠償金家屬分配比例
【法律分析】:意外死亡賠償金的分割方式:由死者的被扶養人自行協商分割,協商不成的,可以據此差弊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參照遺產的分配原則進行分配。即父母、配偶、子女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第一順位繼承人原則上均分。
【法律依據】:虛或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團州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七條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第十五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丈夫意外死亡賠償金妻子有嗎? ...
引言:在生活中,意外事故時有發生,有時甚至會導致人員傷亡。對于丈夫 ...
2023.10.24 10:30:42
-
2024年農村財產糾紛協議書怎么 ...
民事財產糾紛賠償協議書模板分享(14篇)
1、甲、乙雙方一致同意 ...
2023.12.15 11:56:23
-
夫妻一方車禍去世賠償金怎么分 ...
引言:
夫妻關系是一種法律關系,而夫妻一方發生車禍去世后,賠 ...
2023.10.29 23:06:37
-
死亡賠償金的組成部分?死亡賠 ...
一、喪葬費是死亡賠償金的組成部分
喪葬費作為死亡賠償金的組成 ...
2023.10.24 10:27:52
-
車禍死亡賠償金妻子父母分 ...
陳宗瓊律師
車禍死亡賠償金妻子父母分配比例(意外死亡 ...
四、建議和解決方案為了更公平地解決妻子和父母在車禍死亡賠償金分配中的問題,我們建議制定相關 ...
2023.10.30 16:44:32
625人閱讀
-
意外死亡賠償金親屬分配比 ...
陳宗瓊律師
意外死亡賠償金親屬分配比例(工傷賠償金怎 ...
三、意外死亡賠償金親屬分配比例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一般情況下, ...
2023.10.26 18:09:47
221人閱讀
-
死亡賠償金分割(賠償金如 ...
陳宗瓊律師
-
死亡賠償金最新標準計算? ...
陳宗瓊律師
死亡賠償金最新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分配比 ...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可以借鑒喪葬費用、被扶養人生活費用損失以及家庭贍養人生活費用的損失等 ...
2023.10.25 06:10:04
262人閱讀
-
死亡賠償金繼承順序及分配 ...
陳宗瓊律師
死亡賠償金繼承順序及分配比例?工亡賠償100 ...
結論通過對工亡賠償金繼承順序及分配比例的深度分析,我們了解到死亡賠償金的分配是根據繼承順序 ...
2023.10.25 05:12:29
411人閱讀
-
死亡賠償金兒女分配比例? ...
陳宗瓊律師
死亡賠償金兒女分配比例?死亡賠償金433分配 ...
2023.10.25 04:48:14
340人閱讀
-
答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各分為幾個等級?
-
答
交通事故處理要走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處理需要走以下程序:
-
答
濟南市歷下區勞動仲裁委地址在哪里
法律分析:濟南市勞動仲裁委 ...
-
答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在中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 ...
-
答
二婚配偶死了,他的子女有贍養的義務嗎
法律主觀:
再婚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