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進入北京

          掃二維碼關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費咨詢 專業律師

          您的位置: 首頁> 法律知識>法律常識>企業征地獲取賠償的條件是什么

          企業征地獲取賠償的條件是什么

          2024.01.05 657人閱讀
          導讀: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一、企業 拆遷補償 包括哪些費用 企業 拆遷 補償費用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拆遷資產的補償費用,包括:無法搬遷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著物,以及確因搬遷而發生損失的機器設備而生的補償等,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二、非承租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關于非承租企業的拆遷補償問題除上述應當補償的費用之外,至少還應當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補償: 1、廠房及其他不動產的征收補償。

          企業動遷賠償標準有什么內容?

          一、企業 拆遷補償 包括哪些費用 企業 拆遷 補償費用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拆遷資產的補償費用,包括:無法搬遷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著物,以及確因搬遷而發生損失的機器設備而生的補償等; 2、停產停業損失,以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既包括實際經營損失也可酌情包括預期經營損失; 3、拆遷補償費用,包括搬遷前期費用和搬遷過程中發生的停工費用、機器設備調試修復費用以及物資的拆卸、包裝和運輸、解聘員工補償費等費用; 4、基于拆遷政策發生的獎勵費用,包括速遷費、拆遷獎勵費等。 二、非承租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關于非承租企業的拆遷補償問題除上述應當補償的費用之外,至少還應當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補償: 1、廠房及其他不動產的征收補償。該部分補償標準一般由省、市政府制定,或者按照重置成新價,由雙方共同指定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2、 土地使用權 收回的補償費用。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的相關規定,滿足特定條件,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但在辦案實踐中,所謂的“適當”很難界定,各地相差懸殊,需要 律師 在辦案過程中,根據具體案件的不同情況,制定解決方案。 3、關于劃撥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是否給予補償問題,理論界意見不一,筆者認為,應當給予補償,并且給予的補償不應少于出讓的土地。 三、 集體土地 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集體土地上企業拆遷的,除土地相關補償費用外的其他方面補償費用參照上面所述。 土地方面補償費根據下面規定處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 征地 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企業動遷 賠償標準 中主要規定了賠償的方面,賠償的方式及不同種類土地的賠償等。而企業企業拆遷補償費用主要包括拆遷資產補償、停產停業損失、拆遷補償和獎勵。不同的企業根據自己所占土地類型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分類,獲得不同的補償標準。

          企業征地獲取賠償的條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企業征地獲取賠償的條件是:1.征收土地必須是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2.征收土地是一種政府行為,是政府的專有權利,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沒有征地權;3.必須依法取得批準;4.必須依法對被征地單位進行補償;5.征地實行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國家對于企業占用農民耕地的賠款規定是什么?

          這是國家關于農村征地,看看

          征地主要指國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強制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并根據補償標準一次性給予被征地者(包括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以及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發包人、承包人、轉包人等)一定的貨幣補償,有的還必須按照要求進行必要的就業安置。

          一般來說,只要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對于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都可以進行強制征用。但是,我國為了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的行為。

          編輯本段報批流程

          報批基本流程

          征地申請①→政策審查②→勘測定界③→發布征地預公告④→征地調查⑤→社會保障情況調查⑥→社會保障方案審查⑦→組織征地聽證⑧→征地報批⑨→繳納報批費用⑩

          報批流程詳解

          一、征地申請:項目業主根據國家和自治區征地報批的有關規定,向市國土資源局提出建設項目征地申請。

          征地申請須提交的材料包括:項目征地申請報告、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批復文件、項目審批文件(項目核準或項目備案材料)、項目用地規劃范圍圖相關資料等。屬單獨選址建設的項目,需提交地質災害和壓礦評估報告備案文件;項目涉及占用占用林地的,需提交林地批準文件;項目涉及土地復墾的,需提交土地復墾方案審查意見。

          二、政策審查。市國土資源局對項目業主提交的征地申請材料進行審查,符合征地條件的,將征地任務分解、下達給轄區人民政府、市征地拆遷辦及相關部門,并由項目業主委托測繪技術單位(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開展土地勘測定界工作。

          三、勘測定界。轄區人民政府組織被征地群眾配合市國土資源局、市征地拆遷辦、測繪技術單位實地踏勘征地范圍和權屬界線,測繪地形、地物和地貌,核定土地地類等工作;

          四、發布征地預公告。市征地拆遷辦根據土地勘測定界初步結果,擬訂《征收土地預公告(送審稿)》,經市國土資源局審核后,報市人民政府發布《征收土地預公告》。市國土資源局將《征收土地預公告》轉市征地拆遷辦交由轄區人民政府在被征收土地所在的鎮(街道)、村(社區)進行張貼、公告,同時抄送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農業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府局等相關單位;

          五征地調查。市國土資源局組織轄區人民政府、市征地拆遷辦及相關部門對征地涉及的土地權屬、地類、面積進行調查,調處土地、房屋權屬糾紛,核定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均耕地面積和征地前后人均耕地變化情況,地上建(構)筑物和附著物的種類、數量、結構、產權等情況。轄區政府及其征地拆遷辦組織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承包經營戶及相關權利人在《征地情況調查表》、《征收土地面積確認表》及《征地地上附著物補償登記表》等征地報批材料上簽字、確認并報送市征地拆遷辦;

          六、社會保障情況調查。轄區人民政府在市征地拆遷辦、市勞動保障局、市民政局及市衛生局的指導下,調查征地涉及土地承包經營戶人口、戶數及其就業、社會保障情況,編制被征地農民花名冊,核定符合社會保障條件的人口、戶數,計算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及政府、個人的分擔份額,擬訂《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按規定公示后,報送市征地拆遷辦審核、市勞動保障局審定;

          七、社會保障方案審查。市勞動保障局對轄區人民政府、市征地拆遷辦報送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實施方案》及相關資料進行審查,出具《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方案審查意見》并抄送市征地拆遷辦、市國土資源局;如屬報國務院審批征地的建設項目,上報自治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出具《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方案審查意見》,并送市征地拆遷辦、市國土資源局;

          八、組織征地聽證。市征地拆遷辦對轄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報送的征地材料進行審查,擬訂《征地聽證告知書》,報市國土資源局審定后,由轄區人民政府將《征地聽證告知書》送達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承包經營者及相關權利人;對申請聽證的,由市國土資源局依法組織召開征地聽證會;

          九、征地報批。市征地拆遷辦根據征地報批材料齊備情況,按照有關規定擬訂征地報批“一書四方案”,收集和組織征地報批相關資料并協調市財政局或項目業主單位落實征地報批費用后,將征地報批材料送市國土資源局審核后報市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或國務院)審批;

          十、繳納報批費用。市財政局根據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繳費通知單、市國土資源局繳費函及征地報批費用上繳財政單據,辦理征地報批費用上繳和入庫工作,由市國土資源局協調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編輯本段批準流程

          當征地的對象屬于基本農田、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的、或者其它土地超過70公頃三種情況的,必須由國務院批準。不屬于這三類土地的,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

          征地的程序分前后銜接的兩大塊,即征地的批準程序和征地的實施程序。在征地過程中,征地的對象必須符合城市規劃的規定。所有土地必須得到相關部門的批準方能征用。

          (一)征地的批準程序

          征地的批準程序:

          1、建設項目依法經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

          2、建設單位向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

          3、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審查后擬訂征用土地等方案。

          4、經市、縣政府同意后逐級上報。

          5、征用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國務院或者省政府批準。

          (二)征地的實施程序

          征地的實施程序 :

          1、發布征地公告

          (1)發布機關:市縣政府。

          (2)發布范圍: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

          (3)公告內容: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用土地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

          (4)發布后果:公告發布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2、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1)登記機關: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地政部門。

          (2)登記申請人: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

          (3)登記期限:征地公告規定的期限。

          (4)登記所需材料:土地權屬證書證書、地上附著物產權證明等文件。

          (5)不辦理登記的后果:不列入補償范圍。

          3、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1)擬訂機關: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會同有關單位。

          (2)擬訂根據:土地登記資料、現場勘測結結果、經核對的征地補償登記情況、法律法規規定的征地補償標準。

          (3)方案內容: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等事項。

          (4)方案公告: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公告方案,聽取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5)報批:由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報市、縣政府批準。

          4、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確定和批準機關:市、縣政府(并報省政府地政部門備案)。

          5、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1)組織實施機關:縣級以上政府地政部門。

          (2)費用支付:在方案之日起3個月內俠客支付給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支付費用的,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交土地。

          6、土地交付 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定的期限交付土地。

          (三)征地補償費用項目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四)征地補償標準數額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但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五)補償費用的管理和歸屬

          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處理:

          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

          (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發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集體所有的補償費用的使用收益分配辦法:

          1、在當地金融機構設立專戶存放。

          2、使用情況公開,接受村民監督。

          3、分配辦法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報鄉政府備案。

          (六)征地補償糾紛及解決方式

          1、補償標準爭議 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 屬于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編輯本段當家作主網解析

          征地補償包括房屋拆遷補償、地上附屬物補償和拆遷過渡期補償。其中搬遷過渡期補償較好了解,就是拆遷開始到入住新房期間,給予您的住房補貼和搬家費等等。而房屋補償和附屬物補償的計算方法相對比較難弄清楚。在當家作主網有詳細的解析和計算方法講解,在這里將三類都給大家普及一下。

          拆遷房屋補償

          目前我國的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的拆遷補償方式分為貨幣補償、產權調換和農民自建3種方式。

          一、實行貨幣補償的,貨幣補償金額包括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和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計算公式分別為:

          (1)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單價×被拆遷居住房屋建筑面積。

          被拆遷人在同一拆遷范圍內有多處集體土地住宅房屋的,應區分房屋結構、等級分別計算合并補償。

          (2)宅基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宅基地綜合補償單價×核定的宅基地土地補償面積。

          附:未超過批準使用期限的臨時建設房屋,按照重置成新價和剩余使用期限予以補償,不給予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單價、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單價由市國土房管局根據從化市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從化市國有土地所有權基準地價、房地產市場變化情況予以適當調整,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定期公布。

          二、實行產權調換的,被拆遷人的安置面積按照以下標準核定:被拆除房屋的批準建筑面積低于(25-30)平方米/人的,按人均(25-30)平方米核定;在(25~60)平方米/人之間的,按批準的建筑面積核定;超過60平方米/人的,按人均60平方米核定。2人以下(含2人)的戶,按2人核定;已婚并達到法定育齡夫婦尚未生育子女的按3人核定。被拆遷人在同一拆遷范圍內有多處集體土地住宅房屋的,應合并計算房屋建筑面積。

          附:以下情形,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按房屋補償價給予補償,不再提供安置房或者另行安排宅基地:

          (一)被拆遷人除被拆除的集體土地住宅房屋外,尚有其他集體土地住宅房屋,且其他集體土地住宅房屋達到人均建筑面積40平方米的。

          (二)拆遷非本村籍的外來人員的居住房屋。

          三、實行農民自建,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村鎮規劃,并按相關規定進行建設。

          (一)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尚有宅基地,可以安排宅基地給被拆遷人自建住宅或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建設住宅。

          1.如由被拆遷人自建,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按照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給予補償,對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宅基地土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給予補償。

          2.如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建設住宅,拆遷人按本規定第九條的有關規定給予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償,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建成的安置房分配給被拆遷人。

          (二)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尚有農用地,可轉為非農建設用地供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建設安置住宅的,由拆遷人依法辦理集體土地征收、農用地轉建設用地等手續和支付相關費用,對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給予補償。

          過渡期內的臨時安置補助費

          一、搬遷補助費(含電話、有線電視、空調、水表、電表、家電家私等搬遷涉及的一切搬遷費用)

          拆遷人對在規定時間內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并完成搬遷的被拆遷人,本村戶籍人口每戶可享受搬遷補助費;

          非本村戶籍人口,但有祖屋在拆遷區域的被拆遷人每戶可享受拆遷補助費;超過規定期限仍拒不搬遷的,拆

          遷人將申請依法強制拆遷,并不給予搬遷補助費和獎勵。

          二、臨時安置補助費

          (1)(被征用地塊需安置人數×補償倍數)>15時

          總安置費=該被征地塊前三年平均年產值×15

          (2)(被征用地塊需安置人數×補償倍數)<15時

          總安置費=該被征地塊前三年平均年產值×補償倍數×被征地塊需安置人數

          地上附屬物的拆遷和青苗補助費補償

          土地拆遷補償=土地種類×畝產量×該類土地補償標準

          土地種類:土地種類、稻田、專業菜地、魚塘、旱地、果園、茶園、水塘、渠、壩等

          青苗補助費=果樹種類補償×青苗生產期標準×果園面積

          果樹種類:油茶、油桐、苗木、花卉、藥、材桃、李、梅、橙、板栗、奈李、柚、葡萄、核桃等其他果樹

          林木種類:杉樹、國外松、樟、梓、楠、稠、馬尾松、泡桐、其他喬木、其他樹木及竹類

          青苗生產期標準:果樹類按栽種年限劃分;林木類按樹苗高度和胸徑來劃分。

          附:水池、糞池、井、排水溝、曬坪、擋土墻護坡、圍墻、水渠、墳地等按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一般按市場價格進行補償。種類劃分與各類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物價局定價。

          編輯本段相關法律法規

          國土地管理法對農田征收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五條 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征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 第四十六條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第四十八條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并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第四十九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征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陜西的相關政策法規依據

          1、耕地開墾費 陜政發[2000]44號建設項目類型 水田、水澆地、菜地公共設施及工益事業用地 5 3333元/畝基礎設施、國防、軍事、黨政機關、科教文化、經濟適用房 7-10 4666元/畝電力、郵電、通訊設施用地 9-13 6000元/畝工礦企業用地 14-18 9300元/畝金融、商貿用地 16-20 10666元/畝旅游、餐飲業、房地產開發、休閑、娛樂業用地 22-25 14666元/畝 2、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 陜財辦綜[2006]77號 咸財綜合[2007]23號咸陽市屬10等地類 28元/平方米 18600元/畝 3、水利開發基金 陜政發[1998]68號菜地1100元/畝 水澆地900元/畝 旱地400元/畝 4、耕地占用稅 3870元/畝 5、土地出讓金 國土資發[2006]307號 06年12月23日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標準07年1月1日實施咸陽市屬10等地類 168元/平方米 11.2萬元/畝 6、城市配套費3.5萬元/畝 預計還要調整到8萬元/畝 7、契稅 征地費用的3% 8、土地管理費 計價格[2001]585號 陜價調發[2001]113號征地費用總額的2.8% 9、土地測量費 小宗用地按點收取,640元/點,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或線性工程按公里收取,每公里1.5-1.6萬元

          展開原文 ↓

          律師是否解決您的需求?想要更專業的答案。

          更專業
          更便捷
          更資深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律師普法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鸭王1 |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模特众筹精品视频|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9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下载|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天美传媒精品1区2区3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牛牛影视|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福利|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日韩精品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乱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国产精品老女人精品视|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自拍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免费电影|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 美利坚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