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離職與被動離職的區別(主動離職與被動離職的區別是什么)
主動和被動離職的區別是什么
主動辭職主動辭職是員工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分為用人單位無過錯的“預告辭職”和用人單位有過錯的“即時辭職”。被動離職,有時也稱為被迫離職或辭退,是用人單位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主動離職和被動離職的區別是什么?
主動辭職
主動辭職是員工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分為用人單位無過錯的“預告辭職”和用人單位有過錯的“即時辭職”。
預告離職
預告辭職也就是我們一般經歷的正常辭職流程,大家好說好散。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7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預告辭職”需提前書面通知公司,無權要求經濟補償金。只要是員工以個人原因提出辭職的,比如“家里有事、個人發展、出去創業”等等,如果公司能夠舉證證明員工該辭職理由(通常在辭職信、離職交接表、或離職協議書中可找到辭職理由),一般都不會有經濟補償金。但如果企業出現以下情況,你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也可以申請經濟補償的:
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
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
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等。
即時離職
即時離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直接閃人。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存在過錯的,勞動者可申請“即時辭職”。由于用人單位有明顯過錯,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在即時離職中,除非你不打算追究公司,公司也不打算找你麻煩,其余九成的情況都會進入勞動仲裁階段。
被動離職
被動離職,有時也稱為被迫離職或辭退,是用人單位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違反公司規定就可以被辭退嗎?違反公司規定,是很多公司辭退員工喜歡用的理由,有沒有違反咱們先不討論,是不是違反公司規定就可以被辭退了?不一定!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因《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以上6條是唯一能夠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條款,就這6條,其他都沒戲。
主動離職和被動離職,到底哪個更“劃算”?
主動離職和被動離職各有優缺點,選擇哪個更“劃算”取決于個人的具體情況和需求。以下是兩者的一些比較:
主動離職:
優點:主動離職通常意味著你有更多的選擇和控制權,可以在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或實現個人職業發展目標時主動做出決定。此外,主動離職可能會給未來雇主留下更積極的印象。
缺點:主動離職可能意味著失去一些福利,如失業保險或公司提供的一次性離職補償。同時,如果沒有提前找到新工作,你可能面臨一段時間的收入不穩定。
被動離職:
優點:被動離職(如裁員或合同到期)可能會讓你有資格獲得一些福利,如失業保險或公司提供的離職補償。這些補助可能會為你在尋找新工作的過程中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
缺點:被動離職可能會給你的職業生涯帶來不確定性,甚至可能對你的自尊心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在求職過程中,你可能需要解釋為什么離職,這可能會給未來雇主留下不利的印象。
總的來說,選擇主動離職還是被動離職取決于你的個人需求、職業發展目標和當前的工作狀況。如果你覺得現在的工作不再滿足你的需求,或者已經找到了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那么主動離職可能會更“劃算”。然而,如果你的工作環境相對穩定,且有可能獲得公司的離職補償,那么被動離職可能更適合你。在做決定時,請務必權衡好各種利弊,以確保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出最佳選擇。
主動離職和被動離職,到底哪個更“劃算”?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關于離職的問題,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主動離職和被動離職哪個更劃算?
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較。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主動離職。主動離職意味著員工選擇自己離開工作崗位,通常意味著員工不再需要這個工作,或者認為自己能夠在其他地方找到更好的機會。
主動離職的好處是,員工可以自由地選擇新的機會和職業道路,而不會受到原來的公司的限制。此外,主動離職還可以增加個人的自信心和工作滿意度,因為員工認為自己能夠獨立地做出決定。
但是,主動離職也存在一些缺點。首先,主動離職通常會導致失業,因此員工必須尋找新的機會。此外,員工還可能失去公司給予的福利和保險等福利待遇,這可能會對員工的經濟狀況造成影響。
同時,主動離職也有可能導致部分失業補助的縮減甚至清零,這對于員工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相對而言,被動離職則由公司決定。
被動離職可能是因為員工表現不佳,或者是因為公司策略發生了變化。雖然被動離職可能會讓員工感到挫敗和失落,但與主動離職相比,它還有一些優點。
首先,被動離職可能會給員工提供更長久的保障。公司通常會給員工一些福利和補償,讓員工過渡到新的工作中,這為員工提供了一個穩定的資金來源。
此外,被動離職也不會影響員工的失業補助,因為公司被迫要辭退員工。
然而,被動離職也有一些缺點。
首先,員工可能會感到羞愧和丟失面子,因為他們被公司下崗或辭退。此外,被動離職也有可能會影響員工的職業前景和工作機會,因為一些公司可能會拒絕考慮那些被解雇過的員工。
綜上所述,無論是主動離職還是被動離職都有一些優點和缺點。因此,對于員工而言,應該在做出決策之前權衡利弊,不斷學習和成長,
主動離職與被動離職的區別
辭職、離職和辭退的區別如下:1、離職就是離開現有的職位。包括退休、辭職、停職、免職、死亡等原因,脫離其所擔任的職位。2、辭職,只是離職方式的一種。3、辭職是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分為用人單位無過錯的“預告辭職”和用人單位有過錯的“即時辭職”。4、辭職根據勞動法規定,員工無過錯單位主動辭退勞動者需要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如果是員工主動辭職一般不能獲取經濟補償。有的公司還需要你賠償響應的薪金以及出外培訓費用。5、離職還有一種自動離職說簡單點就是勞動者沒有通知工作單位不辭而別。6、“自動離職”的勞動者不僅不能享受任何待遇,而且如果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話,需要承擔責任。拓展資料離職,是指職工離開原職務和原工作單位的勞動法律制度。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離職休養,離職入校學習進修,停薪留職,這種離職不終止勞動法律關系;另一種是職工本人要求辭職被單位批準離職,被單位辭退離職、自動離職等,這種離職終止勞動法律關系。離職職工根據不同情況享受不同的待遇。
離職非本人意愿跟主動離職區別
您好,自愿辭職和志愿辭職的區別沒什么區別,字面區別自動辭職和自動離職有區別。一、在員工沒有違反勞動紀律的情況下具體區別如下:1、離職的方法是不同員工主動離職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試用期3天)通知用人單位,不用單位批準;而被動離職是員工非自愿地離開當前工作崗位的行為,一旦離職即與組織的雇用關系終,形式有被裁員、解雇等。2、賠償的方式不同主動離職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不承擔經濟補償;而被動離職企業要解聘勞動者,就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3、失業金的領取不同主動辭職不享受失業金;而被動離職根據《失業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只有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才可以領取失業金。二、在員工有違反勞動紀律的情況下具體區別如下:1、主動離職按照公司規章制度履行辭職手續的拿不到失業金;而被動離職而根據《失業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可以領取失業金(即指包括開除)。注意:違反勞動紀律首先用人單位要舉證說明你違反勞動紀律的事實成立,要證明你的屬于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要拿出用人單位有關的規章制度證明制度規定在先,是要舉證說明這項規章制度已告知與你,這些條件齊全才算成立。
主動辭職和被動辭職有什么區別
主要區別:
1、補償金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正常情況下,如果勞動合同未到期,自己主動申請辭職,是沒有補償的。但是如果在勞動者沒有過失的情況下,企業要解聘勞動者,就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失業金
繳納的五險一金中是有失業險的,按照規定,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
3、失業保險金
失業保險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滿5年的,最長可領取12個月的失業保險金;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滿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為18個月;
累計繳費時間滿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為24個月。
擴展資料:
如何領取失業保險金
首先,領取失業保險金,至少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在職時繳納失業保險金滿一年以上。第二,非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也就是說自己辭職,是不符合領取失業金的條件的。
其次,即使具備了領取條件是不是一定要去領取呢?我經常看到年級輕輕的員工,一離職就開始惦記著失業保險金。也有的員工離職好久也不去申領。那到底該不該去領取呢?
如果失業了,不去領取失業保險金,它的領取期限是保留的,一直保留到退休時為止。也就說如果一直到退休,都沒領取過一個月,那么你交的失業保險,被統籌掉了。本人一天也沒享受權利過,全部盡了義務。
還有一點,失業金的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一樣,幾乎每年都會調整。比如上海的失業金在2018年4月已經調整到每月1770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主動離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被動離職
主動離職與被動離職的區別
法律主觀:
主動離職與被動離職的區別:主動離職是勞動者自己主動離開工作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主動離職的用人單位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被動離職是勞動者被用人單位辭退,不是由于勞動者本人的意愿。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被辭退和主動辭職的區別包括什么
主動離職亦稱“跳槽”。員工自愿離開當前工作崗位的行為。一旦離職,即與組織的雇用關系終止。過多的主動離職行為尤其是優秀員工的主動離職,會對組織的士氣產生負面影響,重新招募的成本也會導致組織運作費用的上升,對組織產生不利的影響。
被動離職是員工非自愿地離開當前工作崗位的行為。一旦離職,即與組織的雇用關系終止。形式有被裁員、解雇等。產生的原因可能是組織發展導致的工作要求改變和崗位消失,也可能是個人因工作績效不符合組織要求、缺乏本職工作所需的資格以及個人知識技能的老化導致不再勝任崗位要求等。
主動辭職與被辭退的區別如下
一、兩者的定義不同:
1、辭職即辭去職務,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關系的行為。
2、辭退是指解除聘任的職務,不再聘用。
二、兩者的行為主體不同:
1、辭職的行為主體是國家機關公職人員或者勞動者。
(1)辭職是指由國家權力機關依法選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國家權力機關提出辭去當選職務的行為。
(2)辭職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關系的行為。《勞動法》第31條《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了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如果沒有雙方約定的超過30天的提前通知期的規定,則在勞動者通知30天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或勞動合同解除。
2、解聘的行為主體即解聘權的行駛者屬于公司企業的管理者或、行政機關或者事業單位的負責人。
試用期公司可以隨便開除人嗎?
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在試用期內,只有當勞動者具有下述法定情形之一時,用人單位才可以開除勞動者:
(1)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勞動合同的;
(6)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除上述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
員工試用期內被解除勞動合同,必須由公司來承擔證明員工不合格的舉證責任。公司要想在試用期內辭退員工,一般會說達不到崗位要求。這里的崗位要求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必須是明確的并且提前有約定。比如新員工培訓的時候,告訴你考核要求,培訓結束時,員工還要簽字確認,表示對考核內容是知情的。
有了考核要求,公司還要證明考核是如何評分的,員工有哪些表現沒有達到的要求,最終的結果又是如何得出的。公司還要將考核的過程、結果等文件資料保存好,留下書面證據。
即使員工沒有通過考核,公司還要與員工進行協商,或者調崗,不能僅僅因為考核沒達標就馬上宣布辭退。因為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試用期員工經過考核證明不勝任工作的,公司要先進行調整崗位或者培訓。然后依然不能勝任工作的,才能夠書面通知員工解除試用期勞動合同。通過了考核的,即使公司沒有書面通知員工轉正,試用期屆滿后,就會視為員工自動轉正。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提離職怎么賠償合理呢?
2023.11.17 19:19:48
-
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的區別(微 ...
在討論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們的定義和特點:
2023.10.18 14:07:12
-
醉駕對方不諒解和諒解的區別( ...
醉駕是一種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不僅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可能給他 ...
2023.10.08 17:23:34
-
交通事故后走保險和不走保險的 ...
引言:交通事故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意外事件,無論是小型碰撞還是嚴重事 ...
2023.10.20 13:55:49
-
-
-
試用期簽了合同可以隨時辭職嗎(試用期主動 ...
2023.10.18 20:04:25
243人閱讀
-
員工主動離職可以要求賠償金嗎(自愿離職的 ...
特例情況1:違反勞動法的情況回答:如果公司在員工離職方面違反了當地勞動法的規定,員工可能有 ...
2023.10.16 02:34:18
13人閱讀
-
被動離職賠償怎么賠(被動離職賠償怎么賠的, ...
回答3:被動離職賠償的金額計算一般包括以下因素: 基本賠償金:根據員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和工資 ...
2023.10.11 18:38:58
913人閱讀
-
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賠償標準(員工主動離職 ...
總結:員工主動離職是否有補償金一般情況下是不享有的,但具體情況需要根據勞動合同、公司內部政 ...
2023.10.10 21:46:28
987人閱讀
-
答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各分為幾個等級?
-
答
交通事故處理要走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處理需要走以下程序:
-
答
濟南市歷下區勞動仲裁委地址在哪里
法律分析:濟南市勞動仲裁委 ...
-
答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在中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 ...
-
答
二婚配偶死了,他的子女有贍養的義務嗎
法律主觀:
再婚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