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判處管制(什么情況下判處管制和拘役)
被判處管制是什么意思
被判處管制是指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關于被判處管制是什么意思的問題,下面由我為您詳細解答。
一、被判處管制是什么意思
1、管制是一種刑罰。是刑罰種類中最輕的一種。這種處罰是在家勞動,但要接受警方管控。
2、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八條【管制的期限與執行機關】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二、被管制服刑人員的權利與義務
1、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五)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
2、同時還規定,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三、被判處管制的社區服刑人員,在社區矯正期間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1、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定期向司法所報告遵紀守法、接受監督管理、參加教育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活動的情況。發生居所變化、工作變動、家庭重大變故以及接觸對其矯正產生不利影響人員的,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及時報告。保外就醫的社區矯正人員還應當每個月向司法所報告本人身體情況,每三個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復查情況。
2、對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確定需經批準才能進入的特定區域或者場所,社區矯正人員確需進入的,應當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準,并告知人民檢察院。
3、
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社區矯正人員因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確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在七日以內的,應當報經司法所批準;超過七日的,應當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后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準。返回居住地時,應當立即向司法所報告。社區矯正人員離開所居住市、縣(旗)不得超過一個月。
4、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變更居住的縣(市、區、旗)。社區矯正人員因居所變化確需變更居住地的,應當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后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
5、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識、時事政策等教育學習活動,增強法制觀念、道德素質和悔罪自新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教育學習時間不少于八小時。
6有勞動能力的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社區服務,修復社會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集體觀念和紀律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社區服務時間不少于八小時。
被判處管制是指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被判處管制是指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判處管制的意思是什么
法律主觀:
管制為刑事處罰措施的一種,為《刑法》所規定的主刑之一。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一般對其進行關押,僅在限制其一定自由的情況下依法對其實施社區矯正。《刑法》規定,對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九條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五)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 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什么情況判管制
法律分析:(1)犯罪性質比較輕微的犯罪。適用比例最高的是瀆職罪,其次分別是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等。
(2)對社會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中國刑法分則中除過失致人死亡罪沒有規定可以適用拘役外,絕大多數過失犯罪都可以適用拘役,約占全部過失犯罪的95%左右。在同 一類犯罪中,能夠適用拘役的也是一些社會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3)本應判處管制,但具有從重情節的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九條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五)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
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第四十條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應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
第四十一條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判處管制是什么意思?
判處管制是指法院依法對犯罪嫌疑人或罪犯,根據具體案件情況,判決其在一定時間內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同時也包括對其行為進行嚴格限制和監督的一種刑罰形式。相較于實際入獄羈押的刑罰,管制的判決更為靈活,不僅有效地減少了對罪犯的影響,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保護社會的穩定和安全。
判處管制的執行方式是通過指定特定的監管地點和監管人員,對犯罪嫌疑人或罪犯進行限制。其通常包括宵禁、駐地看管和監視等情況,在此期間被判處管制的罪犯需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和限制,以確保社會安全。此外,刑事犯罪嫌疑人還需要遵守指定的措施和規定,進行所規定的社區勞動,并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和賠償責任。
判處管制的適用對象為犯罪嫌疑人和罪犯,而其適用條件則依據具體案件的情況和判決結果而定。例如,對于一些輕微刑事犯罪行為,如故意傷害、盜竊或交通肇事等,法院可能會考慮判處管制刑罰。此外,對于一些處于特定年齡段或身體狀況的罪犯,則更應該考慮判處管制這種靈活的刑罰形式。無論是哪種情況,法院都應該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慮,確保判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什么樣的犯罪可以判處管制
法律主觀:
被判處管制的罪犯義務是: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八條68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條68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應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一條68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判處管制是什么意思
管制是一種刑罰,是刑罰種類中最輕的一種。
這種處罰是在家勞動,但要接受警方管控。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法律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4、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5、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
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應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另外,對于經過批準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外出的罪犯,被許可外出的期間,應計入執行期,但超過許可的時間不計入執行期;對于未被批準而擅自離開所在地域的罪犯,其外出期間,不得計入執行期。扣除的執行期,由縣級公安機關在其法律文書上注明,并加蓋公章,通知本人,同時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原審判或批準機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判處管制是什么意思
一、判處管制是什么意思
(1)管制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2)判處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3)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并罰時不得超過3年。
二、判處管制的期限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規定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為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屬于剝奪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另外,對于經過批準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外出的罪犯,被許可外出的期間,應計入執行期,但超過許可的時間不計入執行期;對于未被批準而擅自離開所在地域的罪犯,其外出期間,不得計入執行期。扣除的執行期,由縣級公安機關在其法律文書上注明,并加蓋公章,通知本人,同時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原審判或批準機關。
三、管制的執行
《刑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一個人犯了罪,但是情節比較輕的就可能會判處管制,管制也是一種刑事處罰,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并罰時不得超過3年。
判處管制是什么意思
判處管制是指由人民法院判決,對犯罪分子不進行關押或監禁,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并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的刑罰方法。
判處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并罰時不得超過3年,犯罪分子符合減刑條件,被依法減刑的,實際執行刑期最低不少于原判刑罰期限的二分之一;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違反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規定處罰,管制是我國主刑中最輕的一種刑罰方法,適用于罪行較輕、人身危險性較小,不需要關押的犯罪分子。
管制的適用對象有以下特點:
1、罪行性質輕、危害小。我國刑法分則規定可以適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這些犯罪的共同特點是罪行性質不十分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小;
2、人身危險性較小。管制并不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適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人身危險性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險性非常大,管制將難以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綜上所述,對于經過批準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外出的罪犯,被許可外出的期間,應計入執行期,但超過許可的時間不計入執行期。扣除的執行期,由縣級公安機關在其法律文書上注明,并加蓋公章,通知本人,同時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原審判或批準機關;對于未被批準而擅自離開所在地域的罪犯,其外出期間,不得計入執行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與執行機關】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
車輛事故什么情況下扣車(什么 ...
導言:
車輛事故是發生在公共道路上的常見情況,也是法律領域中 ...
2023.10.31 10:21:28
-
查封的房子什么情況下可以解封 ...
一、什么是房屋查封?
房屋查封是指法院或其他有權機關依 ...
2023.10.08 17:25:44
-
女生什么情況下欠錢(女生欠我 ...
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在經濟獨立、事業發展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然而 ...
2023.11.02 10:51:30
-
什么情況下可以申請賠償金(在 ...
賠償金,指的是根據法律規定,在特定情況下,由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辭 ...
2023.10.31 10:21:35
-
-
-
-
公司債務訴訟的起訴程序怎么走(公司債務什 ...
假如對方是有限責任公司,首先可以執行公司的全部財產,如果公司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繼續查該公 ...
2024.01.04 23:10:34
234人閱讀
-
哪些情況不增加撫養費(哪些情況可以不給撫 ...
三種情況不給撫養費1、給付方由于長期患病或喪失勞動能力,又無經濟來源,確實無力按原協議或判 ...
2024.01.04 20:58:02
471人閱讀
-
哪些情況汽車年審不通過(汽車6年年審需要哪 ...
檢查車輛燈光是否達標,過強過暗都不能通過年檢,(3)車輛有違規改裝的情形的,例如車主私自改變 ...
2024.01.04 20:03:50
420人閱讀
-
答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各分為幾個等級?
-
答
交通事故處理要走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處理需要走以下程序:
-
答
濟南市歷下區勞動仲裁委地址在哪里
法律分析:濟南市勞動仲裁委 ...
-
答
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在中國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 ...
-
答
二婚配偶死了,他的子女有贍養的義務嗎
法律主觀:
再婚對 ...